阿附

词典解释: ē fù 〈书〉逢迎附和:~权贵。国语辞典注音 ㄜ ㄈㄨˋ拼音 ē fù巴結奉承,比附迎合。▶ 《三國志.卷一.魏書.武帝紀》:「長吏多貴戚,贓汙狼藉。」▶ 《三國演義.第二○回》:「忠臣不怕死!吾等死作漢鬼,強似你國賊!」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16288页 第11卷 929扫描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338页

词典名字:

阿附

词典发音:

ē fù

国语辞典

阿附 ēfù

[fawn on and echo] 逢迎依附

丞相匡衡、御史大夫张谭皆阿附畏事显,不敢言。——《汉书·王尊传》

基本解释

阿附[ ē fù ]

⒈  巴结奉承,比附迎合。

《三国志·卷一·魏书·武帝纪》:「长吏多阿附贵戚,赃污狼藉。」
三国演义·第二〇回》:「忠臣不怕死!吾等死作汉鬼,强似你阿附国贼!」

英语to fawn (as flatterer)​

引证解释

⒈  依附。

《汉书·王尊传》:“中书謁者令 石显 贵幸,专权为姦邪。丞相 匡衡 、御史大夫 张谭 皆阿附畏事 显,不敢言。”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秦太上君寺》:“齐 人外矫仁义,内怀鄙吝……好驰虚誉,阿附成名。”
明 李贽 《赵汝愚传论》:“吾恐天下之人,耳尽聋,目尽瞎。亦必以我为阿附丞相者矣。”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二·张綵》:“大学士 焦芳 导 瑾 为恶, 刘宇 首阿附 瑾,綵 皆劝退之。”

⒉  偏袒附和。

《新唐书·李德裕传》:“既 德裕 被放, 柔立愍伤之,为上书直其冤,坐阿附,贬 南阳 尉。”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阿附

  • 阿附,汉语词汇。
  • 拼音:ēf ù
  • 释义:1、依附。2、偏袒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