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山

词典解释

六盘山南段别称。古称陇坂。在陕西省陇县西南,延伸于陕、甘边境。近南北走向,延绵约100公里。主要由大理岩、片麻岩、凝灰岩构成。海拔2 000米左右。山势陡峻。为渭河平原与陇西高原的分界。

词典名字:

陇山

词典发音:

lǒng shān

国语辞典
1.山名。六盘山南段的别称。古时又称陇坂﹑陇坻。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山名。 六盘山 南段的别称。古时又称 陇坂、陇坻。

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斤江水》:“陇山、终南山、惇物山 在 扶风 武功县 西南也。”
唐 李洞 《段秀才溪居送从弟游经陇》诗:“烟沉 陇山 色,西望涕交零。”
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一·陇头》 郭茂倩 题解引 唐 杜佑 《通典》:“天水郡 有大阪,名曰 陇坻,亦曰 陇山,即 汉 陇关 也。”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陇山

  • 陇山:
  • 1、狭义陇山(小陇山):地处宁夏南部、陕西西部,位于宁夏、甘肃、陕西三省交界处,千河之北就是小六盘山。古代“陇”与“垄”相通,指的是田埂,古代人们看到横亘于关中平原西部的山脉如同田埂一样,就把它们称之为陇山。
  • 主峰在宁夏固原市、隆德县境内,海拔2928米。山体大致为南北走向,长约240公里,是陕北黄土高原和陇西黄土高原的界山,及渭河与泾河的分水岭,曲折险峻。
  • 古代盘道六重始达山顶,故今名“六盘山”。山的东南垂有老龙潭胜迹,为泾水源头之一。
  • 2、广义陇山(大陇山):就是六盘山的另一个称呼。又名“鹿盘山”、“鹿攀山”等。
  • 陇山是西周时期的著名山脉,其西的居民称为西戎,一些是商代所称的羌人,有的部落是中原迁去的,中衍的后裔有些归顺周朝的被西迁到了陇山以西,与羌人杂处,后来都称为西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