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丧

词典解释: chú sāng 1.由着丧服变着吉服或由着重丧服改着轻丧服。国语辞典注音 ㄔㄨˊ ㄙㄤ  拼音 chú sāng守孝期滿,脫除喪服。▶ 《禮記.檀弓上》:「子夏既除喪而見,予之琴,和之不和,彈之而不成聲。」亦稱為「除孝」。

词典名字:

除丧

词典发音:

chú sàng

国语辞典
由着丧服变着吉服或由着重丧服改着轻丧服。
基本解释

除丧[ chú sāng ]

⒈  守孝期满,脱除丧服。

《礼记·檀弓上》:「子夏既除丧而见,予之琴,和之不和,弹之而不成声。」

引证解释

⒈  由着丧服变着吉服或由着重丧服改着轻丧服。

礼记·丧服小记》:“故期而祭,礼也。期而除丧,道也。祭不为除丧也。”
孙希旦 集解:“期而除丧者,谓练而男子除首絰,妇人除要带,祥而总除衰杖也。”
史记·吴太伯世家》:“王诸樊 元年, 诸樊 已除丧,让位 季札。”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五:“高宗 除丧,予以礼部郎入读祝。”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除丧

  • 除丧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chú sàng,指卑南族特有的一项祭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