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日

词典解释: chú rì 夏历一年的最后一天:戊戌岁,有齐安之命。国语辞典注音 ㄔㄨˊ ㄖˋ  拼音 chú rì陰曆十二月的最後一天。▶ 宋.王炎〈元日書懷〉詩:「年光又元日,心事今吾非故吾。」▶ 《談徵.事部.》:「呂覽注:歲,擊鼓驅疫厲鬼,謂之逐除。」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16345页 第11卷 986扫描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94页

词典名字:

除日

词典发音:

chú rì

国语辞典
  • 旧时指黄道吉日中的一个日子。
  • 农历十二月最后一天。
  • 基本解释

    除日[ chú rì ]

    ⒈  阴历十二月的最后一天。

    宋·王炎〈元日书怀〉诗:「年光除日又元日,心事今吾非故吾。」
    《谈征·事部·除日》:「吕览注:岁除日,击鼓驱疫厉鬼,谓之逐除。」

    引证解释

    ⒈  旧时指黄道吉日中的一个日子。

    《镜花缘》第五五回:“须择历书‘除日’,煎汤与小儿洗浴……每年洗十次;或於五月、六月、七月,检十个除日煎洗更好。”

    ⒉  农历十二月最后一天。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除夕》:“至除日,禁中呈大儺仪,并用皇城亲事官诸班直戴假面,绣画色衣,执金鎗龙旗。”
    《宋史·五行志四》:“每岁除日,命翰林为词题桃符,正旦置寝门左右。”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四:“到了除日,清早就起来,坐在家里等候。”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除日

  • 农历年最后一天,俗称“年三十”,又称“除日”、“岁除”、“除夕”。“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新的一年自此而始,旧的一年至此而终,这是旧岁向新年转换的关键时刻,节俗活动也最为丰富。旧时除日是指黄道吉日中的一个日子。农历十二月最后一天。《镜花缘》第五十五回:“须择历书‘除日’,煎汤与小儿洗浴……每年洗十次;或於五月、六月、七月,检十个除日煎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