陨星

词典解释: yǔn xīng 流星体穿越大气圈时,未被完全烧毁而陨落地面的残骸。按其化学成分,分石、铁和石铁三大类。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石(陨石)是1976年陨落在中国吉林的吉林1号陨石,重1770千克;最大的铁(陨铁)是1920年在非洲纳米比亚霍巴的霍巴陨铁,重5?9万千克。对的研究,有助于人们对太阳系起源和演化的认识。国语辞典注音 ㄩㄣˇ ㄒㄧㄥ  拼音 yǔn xīng天體自太空飛來,經過空氣層的,稱為「隕星」。當落進大氣層內,速度銳減,發白熾光,放射火花,分散細片,或在空中無形消失,或墜於地面而為「隕石」。

词典名字:

陨星

词典发音:

yǔn xīng

国语辞典

陨星 yǔnxīng

[meteroite] 飞进地球大气层经过破坏性作用后残存下来成的一块或数块落到地面的来自星际空间的固体颗粒

基本解释

陨星[ yǔn xīng ]

⒈  天体自太空飞来,经过空气层的,称为「陨星」。当落进大气层内,速度锐减,发白炽光,放射火花,分散细片,或在空中无形消失,或坠于地面而为「陨石」。

引证解释

⒈  大的流星在经过地球大气层时没有完全烧毁的部分掉在地面上的叫做陨星。陨星有纯铁质的、纯石质的和铁质石质混合的。

左传·隐公十六年》:“十六年春,陨石于 宋 五,陨星也。”
汉书·李寻传》:“继以陨星流彗,维、填上见,日蚀背乡。”
徐迟 《不过,好日子哪天有?》二:“她忽然看到一颗陨星。”

⒉  古代星相家下界之人皆与天上之星宿相应,人死则星陨落

柳亚子 《<二十世纪大舞台>发刊词》:“秋风 五丈,悲 蜀相 之陨星,十二金牌,痛 岳王 之流血。”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陨星 (自空间降落于地球表面的大流星体)

  • 陨星(meteorite),即自空间降落于地球表面的大流星体。大约92.8% 的陨星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也就是普通岩石),5.7% 是铁和镍,其他的陨石是这三种物质的混合物。含石量大的陨星称为陨石,含铁量大的陨星称为陨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