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涩

词典解释

1.亦作“险澁”。 崎岖阻塞。

2.谓文句生僻艰涩。

词典名字:

险涩

词典发音:

xiǎn sè

国语辞典
见"险涩"。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险澁”。

⒉  崎岖阻塞。

《晋书·周馥传》:“河 朔萧条, 崤 函 险涩。”
杜甫 《早发射洪县南途中作》诗之二:“俶装徒旅,达曙凌险涩。”
吴伟业 《林屋洞》诗:“传闻道险涩,谽谺来天风。”

⒊  谓文句生僻艰涩

元 刘壎 《隐居通议·文章三》:“今徒以诡异险涩难读为工。”
刘基 《<郭子明诗集>序》:“其为诗也不尚险涩,不求奇巧。”
明 方孝孺 《答王仲缙书》之二:“士之患,多厌常而喜怪,背正而嗜奇,用志既偏,卒之学为奇怪终不可成,而为险澁艰陋之归矣。”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险涩

  • 险涩是汉语词汇,读音是xiǎnsè,出自《晋书·周馥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