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恻

词典解释: yǐn cè 1.内心深处深感痛苦。 2.恻隐﹐怜惜。 3.谓虽有忧伤而深沉不露。国语辞典注音 ㄧㄣˇ ㄘㄜˋ  拼音 yǐn cè惻隱憐憫。▶ 《楚辭.劉向.九歎.惜賢》:「欲卑身而下體兮,心隱惻而不置。」

词典名字:

隐恻

词典发音:

yǐn cè

国语辞典
1.内心深处深感痛苦。 2.恻隐﹐怜惜。 3.谓虽有忧伤而深沉不露。
基本解释

隐恻[ yǐn cè ]

⒈  恻隐怜悯。

《楚辞·刘向·九叹·惜贤》:「欲卑身而下体兮,心隐恻而不置。」

引证解释

⒈  内心深处深感痛苦。

楚辞·刘向<九叹·惜贤>》:“欲卑身而下体兮,心隐惻而不置。”
王逸 注:“心中惻然而痛,不能置中正而行佞諛也。”

⒉  恻隐,怜惜。

《后汉书·鲁恭传》:“司隶典司京师,四方是则,而近於春月分行诸部,託言劳来贫人,而无隐惻之实。”

⒊  谓虽有忧伤而深沉不露。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二:“诗旨有极含蓄者,隐惻者,紧切者。”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隐恻

  • 隐恻是汉语词语,解释之一为内心深处深感痛苦,出自《楚辞·刘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