障泥

词典解释: zhàng ní 1.垂于马腹两侧﹐用于遮挡尘土的东西。国语辞典注音 ㄓㄤˋ ㄋㄧˊ  拼音 zhàng ní位在馬韉兩旁下垂的馬具,用來擋避泥土,所以稱為「」。▶ 北周.庾信〈楊柳歌〉:「連錢渡水騎,白玉手板落盤螭。」▶ 宋.蘇軾〈西江月.照野瀰瀰淺浪〉詞:「未解玉驄驕,我欲醉眠芳草。」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16459页 第11卷 1100

词典名字:

障泥

词典发音:

zhàng ní

国语辞典
1.垂于马腹两侧﹐用于遮挡尘土的东西。
基本解释

障泥[ zhàng ní ]

⒈  位在马鞯两旁下垂的马具,用来挡避泥土,所以称为「障泥」。

北周·庾信〈杨柳歌〉:「连钱障泥渡水骑,白玉手板落盘螭。」
宋·苏轼〈西江月·照野弥弥浅浪〉词:「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引证解释

⒈  垂于马腹两侧,用于遮挡尘土的东西。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术解》:“王武子 善解马性。尝乘一马,箸连钱障泥,前有水,终日不肯渡。

王 云:‘此必是惜障泥。’使人解去,便径渡。”
李白 《紫骝马》诗:“临流不肯渡,似惜锦障泥。”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捷报》:“脂香玉黛约裙衩,障泥油壁梳掠。”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障泥

  • 障泥是词语,拼音是zhàng ní,指垂于马腹两侧,用于遮挡尘土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