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荡山

词典解释: yàn dàng shān 在浙江省东南部。有南、北二山,南在平阳县西,主峰九峰尖,海拔1237米。北在乐清市东北,为通常所指的,最高峰百岗尖,海拔1150米;主峰雁湖岗,海拔1057米。有一百零二峰、六十四岩、四十六洞、十八瀑。有灵峰、灵岩、大龙湫、雁湖、显圣门等景区,有“天下奇秀”之称。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国语辞典注音 ㄧㄢˋ ㄉㄤˋ ㄕㄢ  拼音 yàn dàng shān山名。位於浙江省樂清縣東九十里,盤曲數百里,風景甚佳,絕頂有湖,因雁春歸過宿其中而得名。

词典名字:

雁荡山

词典发音:

yàn dàng shān

国语辞典

雁荡山 Yàndàng Shān

[Yandang Mountains] 中国浙江省东南部名山。号称“东南第一山”,主峰1,047米,为游览胜地,以峰、涧、瀑著称

基本解释

雁荡山[ yàn dàng shān ]

⒈  山名。位于浙江省乐清县东九十里,盘曲数百里,风景甚佳,绝顶有湖,因雁春归过宿其中而得名。

引证解释

⒈  山名。在 浙江省 东南部。分南、北两个山群:南雁荡山 在 平阳县 西, 北雁荡山 在 乐清县 东北。山多悬崖、奇峰、瀑布。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杂志一》:“温州 雁荡山,天下奇秀,然自古图牒未尝有言者。

祥符 中,因造 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此时尚未有名……予观 雁荡 诸峰,皆峭拔嶮怪,上耸千尺,穹崖巨谷,不类他上,皆包在诸谷中。”
元 萨都剌 《寄浙江聂经历》诗:“夜深婺女明如镜, 雁荡山 前雁尽回。”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雁荡山

  • 雁荡山以山水奇秀闻名,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绝胜”之誉,史称中国“东南第一山”,主体位于浙江省温州市东北部海滨,小部在台州市温岭南境。雁荡山形成于一亿二千万年以前,是环太平洋大陆边缘火山带中一座日至纪流纹质破火地。《载敬堂集》载:“雁荡山以瓯江自然断裂,分北雁荡山和南雁荡山。以景观区位分有北雁荡山、南雁荡山、西雁荡山、东雁荡山、中雁荡山之称。”其开山凿胜始于南北朝,兴于唐,盛于宋。历代文人墨客纷至沓来,谢灵运、沈括、徐霞客、张大千、郭沫若、陈志岁等都留下了诗篇和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