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松

词典解释

松科。常绿大乔木,大枝不规则轮生,平展,小枝下垂。叶在长枝上散生,在短枝上多枚簇生,针形,有三棱角,刚强,尖锐。雌雄同株。球果椭圆形,鳞片多枚,各有两种子。种子具翅。分布于阿富汗至印度。模式标本产于中国西藏的喜马拉雅山。常栽培。为著名观赏植物。种子榨油,供工业用。

词典名字:

雪松

词典发音:

xuě sōng

国语辞典

雪松 xuěsōng

[deodar;cedar] 一种产于东印度的杉木( Cedrus deodara )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常绿乔木主干耸直,侧枝平展轮生小枝下垂,叶为针形,树冠若塔,故又称为“寳塔松”。为著名观赏植物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雪松 (植物品种)

  • 雪松(学名:Cedrus deodara (Roxb.) G. Don)是松科雪松属植物。常绿乔木,树冠尖塔形,大枝平展,小枝略下垂。叶针形,长8-60厘米,质硬,灰绿色或银灰色,在长枝上散生,短枝上簇生。10-11月开花。球果翌年成熟,椭圆状卵形,熟时赤褐色。产于亚洲西部、喜马拉雅山西部和非洲,地中海沿岸,中国只有一种喜玛拉雅雪松,分布于西藏南部及印度和阿富汗。分布于阿富汗至印度,海拔1300-3300米地带,中国多地有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