霭霭

词典解释: ǎi ǎi 1.云烟密集貌。 2.昏暗貌。 3.犹蔼蔼。和蔼可亲貌。 4.犹蔼蔼。茂盛貌。国语辞典注音 ㄞˇ ㄞˇ  拼音 ǎi ǎi1. 聚集的樣子。▶ 晉.陶淵明〈停雲〉詩:「停雲靄靄,濛濛時雨。」▶ 《西遊記.第三四回》:「博山爐裡,靄靄香煙。」2. 雪很盛的樣子。▶ 南朝宋.謝惠連〈雪賦〉:「靄靄浮浮,瀌瀌弈弈。」

词典名字:

霭霭

词典发音:

ǎi ǎi

国语辞典

霭霭 ǎiǎi

[cloudy] 云雾密集的样子

山头霭霭暮云横。——· 苏轼《题南溪竹上》

基本解释

霭霭[ ǎi ǎi ]

⒈  聚集的样子。

晋·陶渊明〈停云〉诗:「霭霭停云,蒙蒙时雨。」
西游记·第三四回》:「博山炉里,霭霭香烟。」

⒉  雪很盛的样子。

南朝宋·谢惠连〈雪赋〉:「霭霭浮浮瀌瀌弈弈。」

引证解释

⒈  云烟密集貌。

晋 陶潜 《停云》诗:“靄靄停云,濛濛时雨。”
唐 张祜 《夜雨》诗:“靄靄云四黑,秋林响空堂。”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九:“春晚喧喧佈穀鸣,春云靄靄簷溜滴。”
闻一多 《红烛·忆菊》:“霭霭的淡烟笼罩着的菊花,丝丝的疏雨洗着的菊花。”

⒉  昏暗貌。

《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遂排金扉而北入,霄靄靄而晻曖。”
张载 注:“言深邃也。”
唐 韦应物 《夏夜忆卢嵩》诗:“靄靄高馆暮,开轩烦襟。”
高启 《秋日江居写怀》诗之七:“渔村靄靄缘江暗,农径萧萧入圃斜。”

⒊  犹蔼蔼。和蔼可亲貌。

清 周亮工 《今夕歌宿郎山吕正始天咫楼作》:“何接美人之靄靄兮,乃使我日暮而蹉跎。”

⒋  犹蔼蔼。茂盛貌。

陈毅 《由北京到广州》诗:“韶山冲 里览风物,靄靄青松赤壤嵌。”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霭霭

  • 霭霭
  • ǎiǎ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