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冕

词典解释

1.隐者所戴的一种便帽。《晋书·温峤郗鉴传论》:“ 方回 踵武,奕世登台。露冕为饰,援高人以同志,抑惟大隐者歟!” 唐 包佶 《宿庐山赠白鹤观刘尊师》诗:“渐恨流年筋力少,惟思露冕事星冠。”

2. 晋 陈寿 《益都耆旧传》:“ 郭贺 拜 荆州 刺史。 明帝 ( 汉明帝 )巡狩到 南阳 ,特见嗟嘆,赐以三公之服,黼黻旒冕,敕去幨露冕,使百姓见此衣服,以彰其德。”后遂成为官员治政有方、皇帝恩宠有加的典故。 唐 韩翃 《赠兖州孟都督》诗:“露冕寧夸 汉 车服,下帷常讨 鲁 《春秋》。” 清 唐孙华 《送王冰庵出守绍兴》诗之二:“仕路从来尊露冕,人情近日薄金鑾。”参阅《后汉书·郭贺传》。

词典名字:

露冕

词典发音:

lù miǎn

国语辞典
1.隐者所戴的一种便帽。 2.晋陈寿《益都耆旧传》﹕"郭贺拜荆州刺史。明帝(汉明帝)巡狩到南阳﹐特见嗟叹﹐赐以三公之服﹐黼黻旒冕﹐敕去幨露冕﹐使百姓见此衣服﹐以彰其德。"后遂成为官员治政有方﹑皇帝恩宠有加的典故。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隐者所戴的一种便帽。

《晋书·温峤郗鉴传论》:“方回 踵武,奕世登台。露冕为饰,援高人以同志,抑惟大隐者歟!”
唐 包佶 《宿庐山赠白鹤观刘尊师》诗:“渐恨流年筋力少,惟思露冕事星冠。”

⒉  晋 陈寿 《益都耆旧传》:“郭贺 拜 荆州 刺史。参阅《后汉书·郭贺传》。

明帝 ( 汉明帝 )巡狩到 南阳,特见嗟嘆,赐以三公之服,黼黻旒冕,敕去幨露冕,使百姓见此衣服,以彰其德。”
后遂成为官员治政有方、皇帝恩宠有加的典故。 唐 韩翃 《赠兖州孟都督》诗:“露冕寧夸 汉 车服下帷常讨 鲁 《春秋》。”
清 唐孙华 《送王冰庵出守绍兴》诗之二:“仕路从来尊露冕,人情近日薄金鑾。”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露冕

  • 露冕,汉语词汇。
  • 拼音:lù miǎn,
  • 注音:ㄌㄨˋ ㄇㄧㄢˇ
  • 释义:1、.隐者所戴的一种便帽。1、官员治政有方、皇帝恩宠有加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