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根

词典解释

指百姓流离失所,暴露于野。 根,国之根本,指人民。《三国志·吴志·陆凯传》:“民有离散之怨,国有露根之渐。”《三国演义》第一二○回:“今国无一年之蓄,有露根之渐。” 明 彭大翼 《山堂肆考·人事·露根》:“史云:国无一年之积,则有露根之渐。露,暴露也;根,民根也。国以民为本,故国无积蓄,则民渐至於流离暴露也。”

词典名字:

露根

词典发音:

lù gēn

国语辞典
指百姓流离失所﹐暴露于野。根﹐国之根本﹐指人民。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指百姓流离失所暴露于野。根,国之根本,指人民。

三国志·吴志·陆凯传》:“民有离散之怨,国有露根之渐。”
《三国演义》第一二〇回:“今国无一年之蓄,有露根之渐。”
明 彭大翼 《山堂肆考·人事·露根》:“史云:国无一年之积,则有露根之渐。露,暴露也;根,民根也。国以民为本,故国积蓄,则民渐至於流离暴露也。”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露根

  • 露根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lù gēn,是指百姓流离失所,暴露于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