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衫

词典解释: qīng shān 1.古时学子所穿之服。 2.借指学子﹑书生。 3.唐制﹐文官八品﹑九品服以青。唐白居易《琵琶引》﹕"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湿!"后因借指失意的官员。 4.泛指官职卑微。 5.借指微贱者的服色。 6.指仙人。 7.《梁书.侯景传》﹕"自篡立后﹐时着白纱帽﹐而尚披青袍。"后因以""借指侯景。 8.借指京剧中的正旦。国语辞典注音 ㄑㄧㄥ ㄕㄢ  拼音 qīng shān1. 青色的衣服。多為低階的官服或卑賤者的衣服。亦指便服。▶ 唐.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濕。」▶ 宋.陸游〈木蘭花.三年流落巴山道〉詞:「三年流落巴山道,破盡塵滿帽。」亦稱為「青衣」。2. 國劇中的腳色。大都穿著黑色衣服,故稱為「」。多是扮演貞靜端莊的賢淑女子 ,表情穩重,偏重唱工。亦稱為「青衣」、「衫子」。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15887页 第11卷 528

词典名字:

青衫

词典发音:

qīng shān

国语辞典

青衫 qīngshān

[black clothes] 青色的衣衫;黑色的衣服。古代指书生

江州司马青衫湿。——·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基本解释

青衫[ qīng shān ]

⒈  青色的衣服。多为低阶的官服或卑贱者的衣服。亦指便服。

唐·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宋·陆游〈木兰花·三年流落巴山道〉词:「三年流落巴山道,破尽青衫尘满帽。」

⒉  国剧中的脚色。大都穿著黑色衣服,故称为「青衫」。多是扮演贞静端庄的贤淑女子 ,表情稳重,偏重唱工。

引证解释

⒈  古时学子所穿之服。

南朝 梁 江淹 《丽色赋》:“楚 臣既放,魂往 江 南。弟子曰:玉释佩,马解驂。濛濛緑水褭褭青衫。乃召巫史:兹忧何止?”

⒉  借指学子、书生。

宋 刘过 《水调歌头·寿王汝良》词:“斩 楼兰,擒 頡利,志须酬。青衫何事,犹在 楚 尾与 吴 头。”

⒊  唐 制,文官八品、九品服以青。

唐 白居易 《琵琶引》:“座中泣下谁最多? 江州 司马青衫湿!”
后因借指失意的官员。 宋 王安石 《杜甫画像》诗:“青衫老更斥,饿走半九州。”
宋 苏轼 《古缠头曲》:“青衫不逢 湓浦 客,红袖谩插 曹纲 手。”
吴梅 《风洞山·宣意》:“感飘零,红粉与青衫,无人弔。”

⒋  泛指官职卑微。

宋 欧阳修 《圣俞会饮》诗:“嗟余身贱不敢荐,四十白髮犹青衫。”
金 元好问 《黄金行》:“人间不买诗名用,一片青衫 衡 霍 重。”

⒌  借指微贱者的服色。

清 李渔 《玉搔头·微行》:“青衫覆却赭黄袍,将一顶鶡皮冠把龙头轻罩。”
郁达夫 《春江感旧》诗之四:“折来红豆悲难定,湿尽青衫泪不乾。”

⒍  指仙人。

⒎  后因以“青衫”借指 侯景。

《梁书·侯景传》:“自篡立后,时著白纱帽,而尚披青袍。”
唐 周昙 《六朝门·谢举》诗:“朱异 早能同远见,青衫寧假帝登楼。”

⒏  借指京剧中的正旦。参见“青衣”。

朱自清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她手里拉着胡琴,口里唱着青衫的调子。”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青衫

  • 以贴吧为基础发展的青年文化社团,主文学,附带二次元内容。
  • 团名取自清 李渔《玉搔头·微行》:“青衫覆却赭黄袍,将一顶鶡皮冠把龙头轻罩。” 郁达夫《春江感旧》诗之四:“折来红豆悲难定,湿尽青衫泪不乾。”
  • 寓意为虽为青衫然而不甘于终生青衫。
  • 创建者:王纪
  • 现任管理者:艾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