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塑

词典解释: miàn sù 1.用加彩色的糯米面捏成各式人物形象的一种民间工艺。国语辞典注音 ㄇㄧㄢˋ ㄙㄨˋ  拼音 miàn sù一種民間技藝。用彩色的糯米麵捏成各種人物。見「捏麵人」條。

词典名字:

面塑

词典发音:

miàn sù

国语辞典
1.用加彩色的糯米面捏成各式人物形象的一种民间工艺。
基本解释

面塑[ miàn sù ]

⒈  一种民间技艺。用彩色的糯米面捏成各种人物。参见「捏面人」条。

引证解释

⒈  用加彩色糯米面捏成各式人物形象的一种民间工艺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面塑

  • 面塑,俗称面花、礼馍、花糕、捏面人,是源于山东、山西、北京的中国民间传统艺术之一。即以面粉为主料,调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简单工具,塑造出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
  • 捏面艺人根据所需随手取材,在手中几经捏、搓、揉、掀,用小竹刀灵巧地点、切、刻、划、塑成身、手、头面,披上发饰和衣裳,顷刻之间,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便脱手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