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熟
词典解释:
看着熟识曾经见过(但说不出是谁)
面貌熟悉。谓曾经识面。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误掇恶名》:“﹝ 华京 ﹞向游 大梁 ,尝预公宴,因与监军使面熟。” 元 关汉卿 《望江亭》第四折:“这一位夫人好面熟也。”《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五:“﹝ 周秀才 ﹞又走去叫道:‘ 陈德甫 先生,可认得学生么?’ 德甫 想了一想道:‘有些面熟。’”
国语辞典
◎ 面熟 miànshú
[look familiar] 看着熟识曾经见过(但说不出是谁)
那边站着的人倒挺面熟
基本解释
面熟[ miàn shú ]
⒈ 面貌熟识。元·无名氏也作「面善」。
引《梧桐叶·第三折》:「(末指旦云)这个妇人,好似我的浑家。(旦云)这个状元好面熟也呵。」
《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这妇女叫:『张主管,是我请你。』张主管看了一看,虽有些面熟,却想不起。」
英语to look familiar, familiar-looking
德语jmd bekannt vorkommen (V)
法语paraître familier
引证解释
⒈ 面貌熟悉。谓曾经识面。
引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误掇恶名》:“﹝ 华京 ﹞向游 大梁,尝预公宴,因与监军使面熟。”
元 关汉卿 《望江亭》第四折:“这一位夫人好面熟也。”
《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五:“﹝ 周秀才 ﹞又走去叫道:‘ 陈德甫 先生,可认得学生么?’ 德甫 想了一想道:‘有些面熟。’”
网络解释
面熟
面熟,读音miàn shú,是汉语词汇,解释为面貌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