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色

词典解释: miàn sè 1.脸上的气色。 2.指脸。国语辞典注音 ㄇㄧㄢˋ ㄙㄜˋ  拼音 miàn sè臉色。▶ 《文明小史.第三○回》:「看他,又不是醉後失言的樣子,不解所以然的緣故。」▶ 《三國演義.第一○八回》:「恪大驚,自乘馬遍視各營,果見軍士黃腫,各帶病容。」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17182页 第12卷 381扫描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899页

词典名字:

面色

词典发音:

miàn sè

国语辞典
1.脸上的气色。 2.指脸。
基本解释

面色[ miàn sè ]

⒈  脸色。

文明小史·第三〇回》:「看他面色,又不是醉后失言的样子,不解所以然的缘故。」
三国演义·第一〇八回》:「恪大惊,自乘马遍视各营,果见军士面色黄肿,各带病容。」

英语complexion

德语Gesichtsfarbe (S)​, Miene (S)​

法语teint, mine (visage)​

引证解释

⒈  脸上的气色。

《新五代史·杂传一·罗绍威》:“弘信 状貌奇怪,面色青黑,军中异之。”
元 马致远 《黄粱梦》第二折:“我见他掩了泪眼,改了面色。”
华山 《山中海路》四:“他的妻子在灶头右手的地铺上躺着,面色蜡黄。”

⒉  指脸。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面色

  • 指脸上的气色,或指脸。亦或刮在刮样纸上的薄层油墨所显示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