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军

词典解释: gé mìng jūn 书名。清末邹容著。1903年在上海出版。全书二万余字。作者以通俗的文字,宣传推翻清朝统治,反对外国侵略,主张建立独立自主的“中华共和国”。刊行后,销数逾百万册,在当时影响很大。国语辞典注音 ㄍㄜˊ ㄇㄧㄥˋ ㄐㄩㄣ  拼音 gé mìng jūn1. 以革命為目的所組織而成的軍隊。2. 書名。革命先烈鄒容著。暢論滿人入主中原以來的罪惡,形成革命風潮,影響革命情 勢很大,為革命文學中的名著。

词典名字:

革命军

词典发音:

gé mìng jūn

国语辞典

书名。清末邹容著。1903年在上海出版。全书二万余字。作者以通俗的文字,宣传推翻清朝统治,反对外国侵略,主张建立独立自主的“中华共和国”。刊行后,销数逾百万册,在当时影响很大。

基本解释

革命军[ gé mìng jūn ]

⒈  以革命为目的所组织而成的军队。

⒉  书名。革命先烈邹容著。畅论满人入主中原以来的罪恶,形成革命风潮,影响革命情 势很大,为革命文学中的名著。

引证解释

⒈  为先进的、革命的阶级或集团服务的军队。

鲁迅 《而已集·文艺和革命》:“外国是革命军兴以前,就有被迫出国的 卢梭,流放极边的 珂罗连珂。”

⒉  特指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国民革命军队。

清 邹容 《狱中答西狩》诗:“昨夜梦和尔,同兴革命军。”
亦省称“革军”。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江苏起义清方档案》:“革军兵舰已开至 下关,浦口 站尚安静。”

⒊  指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北伐军。

毛泽东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好些革命军军官家里的年尊老太爷,烟瘾极重,靠一杆‘’救命的,都被‘万岁’(劣绅讥诮农民之称)们缴了去。”
沈从文 《王谢子弟》:“革命军定都 南京 后,新的机会又来了。”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革命军 (邹容作品)

  • 1903年5月,《革命军》由上海的大同书局印行。《革命军》的作者邹容,当时署名为“革命军马前卒”。章太炎的名著——《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同时出版,以后曾合在一起刊行,称《章邹合刊》。这两篇名著,是当时宣传辛亥革命最有力的姐妹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