靴笏

词典解释

亦作“鞾笏”。靴与笏。古代官员在朝觐或其他正式场合用。

词典名字:

靴笏

词典发音:

xuē hù

国语辞典
1.亦作"鞾笏"。 2.靴与笏。古代官员在朝觐或其他正式场合用。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鞾笏”。靴与笏。古代官员在朝觐或其他正式场合用。

五代 马缟 《中华古今注·靴笏》:“靴者,盖古西胡服也……笏者,记其忽忘之心。”
欧阳修 《归田录》卷二:“往时学士,循 唐 故事,见宰相不具靴笏,繫鞋坐玉堂上。”
周密武林旧事·公主下降》:“赐玉带鞾笏鞍马红罗百匹。”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靴笏

  • xuē hù ㄒㄩㄝ ㄏㄨˋ
  • 亦作“鞾笏”。 靴与笏。古代官员在朝觐或其他正式场合用。 五代 马缟 《中华古今注·靴笏》:“靴者,盖古西胡服也……笏者,记其忽忘之心。”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二:“往时学士,循 唐 故事,见宰相不具靴笏,系鞋坐玉堂上。” 宋 周密 《武林旧事·公主下降》:“赐玉带鞾笏鞍马及红罗百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