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子

词典解释: xié zi 1.鞋的通称。国语辞典注音 ㄒㄧㄝˊ ˙ㄗ  拼音 xié zi穿在腳上,用來保護足部,便於行走的穿著物。由皮革、布帛、膠皮等材料製成。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16993页 第12卷 192扫描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442页

词典名字:

鞋子

词典发音:

xié zi

国语辞典

鞋子 xiézi

[shoe] 〈方〉∶以皮、布、木、草、丝等为材料制作的穿在脚上、走路时着地的东西

基本解释

鞋子[ xié zi ]

⒈  穿在脚上,用来保护足部,便于行走的穿著物。由皮革、布帛胶皮等材料制成。

英语shoe

德语Schuh, Schuhe (S)​, Schuhmacher, Schuster (S)​

法语chaussure, soulier

引证解释

⒈  鞋的通称

五代 和凝 《采桑子》词:“丛头鞋子红编细,裙窣金丝。”
《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对着那一双四寸有餘的金莲儿,穿着双藕色小鞋子,颜色配合得十分匀衬。”
沈从文边城》二:“白日无事就坐在门口小凳子上做鞋子。”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鞋子 (词语解释)

  • 鞋子,穿在脚上防止脚受到伤害的一种物品,在人类文明史前期多为草鞋、布鞋,如今以皮鞋、运动鞋、休闲鞋、高跟鞋较为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