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康

词典解释

西汉 韦贤 兼通《礼》《书》,以《诗》教授,号称 邹 鲁 大儒。东汉 郑玄 ,字 康成 ,遍治群经,注《毛诗》及“三礼”等, 齐 鲁 间学者宗之。两人均为 汉 代著名经学家,后世因以“韦康”并称。 宋 刘克庄 《沁园春·寄竹溪》词:“闻庙瑟音,识《关雎》乱,诗学专门儘不妨。百年后,尚庶几 申 白 ,不数 韦 康 。”

词典名字:

韦康

词典发音:

wéi kāng

国语辞典
西汉韦贤兼通《礼》《书》﹐以《诗》教授﹐号称邹鲁大儒。东汉郑玄,字康成,遍治群经,注《毛诗》及"三礼"等,齐鲁间学者宗之。两人均为汉代著名经学家,后世因以"韦康"并称。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西汉 韦贤 兼通《礼》《书》,以《诗》教授,号称 邹 鲁 大儒。 东汉 郑玄,字 康成,遍治群经,注《毛诗》及“三礼”等, 齐 鲁 间学者宗之。两人均为 汉 代著名经学家,后世因以“韦康”并称。

刘克庄沁园春·寄竹溪》词:“闻庙瑟音,识《关雎》乱,诗学专门儘不妨。百年后,尚庶几 申 白,不数 韦 康。”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韦康 (汉末三国时期官员、凉州刺史)

  • 韦康(? — 213 ),字元将,韦端之子、韦诞之兄,京兆尹人,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的政治人物,是荀彧(yù)向曹操推举的人物之一。根据赵岐《三辅决录》记载“韦元将年十五,身长八尺五寸”。孔融曾在书信中赞誉他“雅度弘毅,伟世之器”(《魏志·荀彧传》引《三辅决录注》)。本任郡主簿。其父为凉州牧,凉州刺史的驻地是武威,后受召担任太仆,由韦康代父担任凉州刺史,受百姓爱戴。后马超来袭,韦康在冀城周旋抵抗多时,在夏侯渊的援军到来前被马超杀害。《魏志·杨阜传》记载韦康被围八个多月后,决心与马超讲和,不肯听从杨阜(fù)的劝谏,在开城出降后,被马超所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