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娥

词典解释

相传为古代 韩国 的善歌者。

词典名字:

韩娥

词典发音:

hán é

国语辞典
相传为古代韩国的善歌者。《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絶。"张湛注﹕"﹝韩娥﹞韩国善歌者也。"后因以"韩娥"指善歌者。亦借指歌妓。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相传为古代 韩国 的善歌者。

《列子·汤问》“昔 韩娥 东之 齐,匱粮,过 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餘音绕梁欐,三日不絶。” 张湛 注:“﹝ 韩娥 ﹞ 韩国 善歌者也。”
后因以“韩娥”指善歌者。亦借指歌妓。 隋 江总宛转歌》:“金樽送曲 韩娥 起,玉柱调絃 楚妃 叹。”
唐 沉亚之 《答冯陶书》:“闻古之 韩娥,其歌也,能易哀乐,变林籟,则有是也。”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弹丝》:“当筵调笙弄簫,羞杀我 韩娥 苏小。”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韩娥 (春秋时韩国民间女歌手)

  • 韩娥是春秋早期韩国(此韩国非战国时期之韩国)一个善于歌唱的女子。
  • 一次韩娥经过齐地,没了盘缠,店住不成,吃饭也成了问题,极尽凄苦。不得已,韩娥就在齐国的雍门卖唱,那歌声圆润婉转,那神态凄美动人,感动了无数路人。她不但容貌美丽,嗓音优美,而且她的歌声感情浓郁,有着强烈的感染力,使听到她的歌声的人都深深地陶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