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劣

词典解释

顽钝而不服管教

1.愚顽恶劣。

《新编五代史平话·汉史上》:“争奈 知远 顽劣不遵教晦,终日出外闲走。”《西游记》第一回:“一个个抢盆夺碗,佔灶争牀,搬过来,移过去,正是猴性顽劣,再无一个寧时。” 孙犁 《秀露集·新年为<天津团讯>作》:“其子甚为顽劣,为乡邻所不齿。”

2.指愚顽恶劣的人。

《水浒传》第二回:“只有胸中真本事,能令顽劣拜先生。”

3.顽皮不顺从。多指儿童。

元 关汉卿 《窦娥冤》楔子:“你如今在这里,早晚若顽劣呵,你只讨那打駡喫。” 清 孙枝蔚 《遭困苦道旁行乞莫相嗔》诗之一:“羣儿作戏真顽劣,学打 潼关 喊肯休。” 沈从文 《从文自传·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在这私塾中我跟从了几个较大的学生学会了顽劣孩子抵抗顽固塾师的方法。”

4.坚硬而低劣。

清 沉复 《浮生六记·闲情记趣》:“择石之顽劣者,捣末於灰痕处,乘湿糝之,乾或色同也。”

词典名字:

顽劣

词典发音:

wán liè

国语辞典

顽劣 wánliè

[stubborn and disobedient] 顽钝而不服管教

秉性顽劣

基本解释

顽劣[ wán liè ]

⒈  愚顽且恶劣。

《西游记·第一回》:「跳过桥头,一个个抢盆夺碗,占灶争床,搬过来,移过去,正是猴性顽劣,再无一个宁时,只搬得力倦神疲方止。」
《红楼梦·第三回》:「二舅母生的有个表兄,乃啣玉而诞,顽劣异常,极恶读书,最喜在内帏厮混。」

驯良 纯良 优秀

引证解释

⒈  愚顽恶劣。

《新编五代史平话·汉史上》:“争奈 知远 顽劣不遵教晦,终日出外闲走。”
西游记》第一回:“一个个抢盆夺碗,佔灶争牀,搬过来,移过去,正是猴性顽劣,再无一个寧时。”
孙犁 《秀露集·新年为<天津团讯>作》:“其子甚为顽劣,为乡邻所不齿。”

⒉  指愚顽恶劣的人。

《水浒传》第二回:“只有胸中真本事,能令顽劣拜先生。”

⒊  顽皮不顺从。多指儿童。

元 关汉卿 《窦娥冤》楔子:“你如今在这里,早晚若顽劣呵,你只讨那打駡喫。”
清 孙枝蔚 《遭困苦道旁行乞莫相嗔》诗之一:“羣儿作戏真顽劣,学打 潼关 喊肯休。”
沈从文 《从文自传·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在这私塾中我跟从了几个较大的学生学会了顽劣孩子抵抗顽固塾师的方法。”

⒋  坚硬而低劣。

清 沉复 《浮生六记·闲情记趣》:“择石之顽劣者,捣末於灰痕处,乘湿糝之,乾或色同也。”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顽劣

  • 1,专指:顽固恶劣,专做坏事的人(顽固恶劣之徒)。顽:愚昧无知。2,有时用于第一人称,向别人谦虚的介绍自己,‘我’的意思。同义词是‘不器’,谦称为不成器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