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树

词典解释

《韩诗外传》卷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这是齐国孝子皋鱼《说苑·敬慎》作丘吾子)对孔子所说的话,后比喻父母亡故,不得奉养。白居易《赠友》诗:“庶使孝子心,皆无风树悲。”参见“风木”。

词典名字:

风树

词典发音:

fēng shù

国语辞典
《韩诗外传》卷九:"皋鱼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后因以"风树"为父母死亡,不得奉养之典。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后因以“风树”为父母死亡,不得奉养之典。

《韩诗外传》卷九:“皋鱼 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
《晋书·孝友传序》:“聚薪流慟,衔索兴嗟,晒风树以隤心,頫寒泉沬泣,追远之情也。”
宋 范仲淹 《上执政书》:“今亲亡矣,纵使异日授一美衣,对一盛饌,尚当泣感风树,忧思无穷。”
钱谦益太仆寺丞黄正宾授承德郎母王氏赠安人制》:“母仪邈矣,永怀风树之凄凉。”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风树

  • 风树,读音fēng shù,汉语词语,意思是树欲静而风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