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烟

词典解释

1.飘动的烟雾。

2.上等烟。

词典名字:

飞烟

词典发音:

fēi yān

国语辞典
1.飘动的烟雾。 2.上等烟。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飘动的烟雾。

晋 支昙谛 《释文纪·灯赞》:“既明远理,亦弘近教,千灯同辉,百枝并曜,飞烟清夜,流光洞照。”
高启 《萧山尹明府吴越山亭》诗:“不知千载竟谁主,伯气倏与飞烟收。”

⒉  上等烟。

赵之谦勇卢闲诘·上品曰飞烟》:“上品曰飞烟。”
原注:“飞若今 山东 飞麪之飞,曾见 乾隆 时人题蜡上字曰水磨碾上飞,水磨碾次飞。一説西洋人製鼻烟,为水磨屋碾烟草,以扫自屋顶者为上,故曰飞烟。”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飞烟

  • 飞烟,汉语词汇。拼音:fēi yān。释义:1、飘动的烟雾。2、上等烟。出自晋·支昙谛 《释文纪·灯赞》:“既明远理,亦弘近教,千灯同辉,百枝并曜,飞烟清夜,流光洞照。”清·赵之谦《勇卢闲诘·上品曰飞烟》:“上品曰飞烟。”指飘动的烟雾; 上等烟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