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耳

词典解释: fēi ěr 1.能听远方声音的耳朵。犹顺风耳。国语辞典注音 ㄈㄟ ㄦˇ  拼音 fēi ěr比喻能聽到很遠的聲音,採納各種言論。▶ 南朝梁.武帝〈求言詔〉:「百辟無沃心之言,四聰闕飛耳之聽。」

词典名字:

飞耳

词典发音:

fēi ěr

国语辞典
能听远方声音的耳朵。犹顺风耳。
基本解释

飞耳[ fēi ěr ]

⒈  比喻能听到很远的声音,采纳各种言论。

南朝梁·武帝〈求言诏〉:「百辟无沃心之言,四聪阙飞耳之听。」

引证解释

⒈  能听远方声音的耳朵。犹顺风耳。

管子·九守》:“一曰长目,二曰飞耳,三曰树明明知千里之外、隐微之中,曰动姦。姦动则变更矣。”
《梁书·武帝纪下》:“百辟沃心之言,四聪闕飞耳之听。”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飞耳

  • 飞耳是汉语词汇,出自《管子·九守》,解释能听远方声音的耳朵。犹顺风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