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忌

词典解释: shí jì 1.忌口;忌食。国语辞典注音 ㄕˊ ㄐㄧˋ  拼音 shí jì忌口、忌食。▶ 唐.張祜〈秋日病中〉詩:「無端憂,開鏡倍萎黃。」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17284页 第12卷 483

词典名字:

食忌

词典发音:

shí jì

国语辞典
忌口;忌食。
基本解释

食忌[ shí jì ]

⒈  忌口、忌食。

唐·张祜〈秋日病中〉诗:「无端忧食忌,开镜倍萎黄。」

引证解释

⒈  忌口;忌食。

唐 张祜 《秋日病中》诗:“无端忧食忌,开镜萎黄。”
鲁迅花边文学·读书忌》:“记得 中国 的医书中,常常记载着‘食忌’,就是说,某两种食物同食,是于人有害,或者足以杀人的,例如葱与蜜,蟹与杮子,落花生王瓜之类。”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食忌

  • 忌口;忌食。唐张祜《秋日病中》诗:“无端忧食忌,开镜倍萎黄。”鲁迅《花边文学·读书忌》:“记得中国的医书中,常常记载着‘食忌’,就是说,某两种食物同食,是于人有害,或者足以杀人的,例如葱与蜜,蟹与杮子,落花生与王瓜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