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祖

词典解释: mǎ zǔ 1.星宿名。即房星(天驷星)。 2.海神名。 3.列岛的简称。在福建省东部闽江口外,主要有岛﹑长屿山等岛。国语辞典注音 ㄇㄚˇ ㄗㄨˇ  拼音 mǎ zǔ1. 星名。天駟房星。▶ 《周禮.夏官.校人》:「春祭馬祖,執駒。」2. 神話傳說中的海神。相傳海上危難,有禱必應。▶ 見清.郁永河《海上紀略》。3. 唐代一位高僧。法名道一。俗姓馬,漢州什邡(今屬四川)人。初從處寂出家學禪,後到衡山,遇懷讓,經懷讓指導而開悟。大曆年中,住鍾陵(今江西進賢縣)開元寺,四方學者雲集。法嗣有百丈懷海、西堂智藏等一百三十九人,為一方宗主,禪宗至此而大盛。道一因在洪州弘傳懷讓的禪法,所以當時稱其門為「洪州宗」。4. 島名。見「馬祖島」條。

词典名字:

马祖

词典发音:

mǎ zǔ

国语辞典
1.星宿名。即房星(天驷星)。 2.海神名。 3.马祖列岛的简称。在福建省东部闽江口外,主要有马祖岛﹑长屿山等岛。
基本解释

马祖[ mǎ zǔ ]

⒈  星名。天驷房星。

《周礼·夏官·校人》:「春祭马祖,执驹。」

⒉  神话传说中的海神。相传海上危难,有祷必应。见清·郁永河《海上纪略》。

⒊  唐代一位高僧。法名道一。俗姓马,汉州什邡(今属四川)​人。初从处寂出家学禅,后到衡山,遇怀让,经怀让指导而开悟。大历年中,住钟陵(今江西进贤县)​开元寺,四方学者云集。法嗣有百丈怀海、西堂智藏等一百三十九人,为一方宗主,禅宗至此而大盛。道一因在洪州弘传怀让的禅法,所以当时称其门为「洪州宗」。

⒋  岛名。参见「马祖岛」条。

引证解释

⒈  星宿名。即房星(天驷星)。

《周礼·夏官·校人》:“春祭马祖,执驹。”
郑玄 注:“马祖,天駟也。 《孝经説》曰:‘房为龙马。’”
贾公彦 疏:“马与人异,无先祖可寻,而言祭祖者,则天駟也,故取《孝经説》房为龙马,是马之祖。”
唐 张说 《大唐陇右监校颂德碑》:“若夫春祭马祖,夏祭先牧,秋祭马社,冬祭马步,敬其本也。”
清 彭孙贻 《拟明郊祀歌·马祖》:“马祖皇炎炎,光鋭入于汉。”

⒉  海神名。

清 郁永河 《海上纪略一》:“海神惟 马祖 最灵,即古天妃神也,凡海舶危难,有祷必应。”

⒊  马祖列岛 的简称。在 福建省 东部 闽江 口外,主要有 马祖岛、长屿山 等岛。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马祖 (地名)

  • 马祖,通常指隶属于中国台湾地区管辖的连江县(马祖乡),位于福建省闽江口,台湾海峡正北方,实际由中国台湾地区之“福建省”管辖,设“连江县(马祖乡)”,实际管辖面积29.6平方公里,辖4乡,政治中心位于南竿乡(马祖岛),一般通称“马祖地区”,简称马祖。
  • 马祖通行的语言是操连江口音的闽东话,当地称为“平话”、“马祖话”或福州话。马祖地区由马祖岛(又称南竿岛)、北竿岛、东莒岛(东犬岛)、西莒岛(西犬岛)、东引岛、西引岛及其附属岛屿共36个岛礁组成,地理名词又合称为马祖列岛,现为台湾地区“马祖国家风景区”。注:东莒岛(东犬岛)、西莒岛(西犬岛)属于福州长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