驮子

词典解释: duò zi 1.即驮垛。 2.驮货物的牲口。 3.量词。用于牲口驮着的货物。国语辞典注音 ㄉㄨㄛˋ ˙ㄗ  拼音 duò zi牲畜背上所負的貨物。▶ 《兒女英雄傳.第五回》:「公子站在臺階上看著卸行李,兩個和尚也幫著搭那馱子。」或作「馱垛」。

词典名字:

驮子

词典发音:

duò zǐ

国语辞典
1.即驮垛。 2.驮货物的牲口。 3.量词。用于牲口驮着的货物。
基本解释

驮子[ duò zi ]

⒈  牲畜背上所负的货物。也作「驮垛」。

《儿女英雄传·第五回》:「公子站在台阶上看著卸行李,两个和尚也帮著搭那驮子。」

驮子[ tuó zi ]

⒈  备有骡马等牲口,替人运货的人。

红楼梦·第六六回》:「那日正走之间,顶头来了一群驮子。」

⒉  骡马背上的木架子,用来捆载货物。

引证解释

⒈  即驮垛。参见“驮垛”。

儿女英雄传》第五回:“两个和尚也帮着搭那驮子。”
华山 《山中海路》:“牦牛有个怪脾气,驮子压在背上,总安静不下来。”
赵树理 《地板》:“因为怕弄碎了不好插,就一片一片装进驮子里去。”

⒉  驮货物的牲口。

高玉宝 《高玉宝》第二章:“她家又没有地,就指望二舅给财主赶驮子度日。”

⒊  量词。用于牲口驮着的货物。

如:运来了两驮子货。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驮子 (汉语词语)

  • 汉语词汇之一, 有名词、量词两种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