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迈

词典解释: gāo mài 〈书〉①(年纪)大;老迈。 ②高超非凡;超逸:风神~。国语辞典注音 ㄍㄠ ㄇㄞˋ  拼音 gāo mài1. 年老、老邁。▶ 《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小孫屠.第二出》:「不幸家父先亡,堂上止有萱親,年紀高邁。」▶ 《初刻拍案驚奇.卷二○》:「我叨長尊翁多年,又同為刺史之職,年華 高邁子息全無。」2. 超越群倫。▶ 《晉書.卷三五.裴秀傳》:「楷風神高邁,容儀俊爽。」▶ 《晉書.卷八○.王羲之傳》:「少有盛名,而高邁不羈,雖閑居終日,容止不怠,風流為一時之冠。」

词典名字:

高迈

词典发音:

gāo mài

国语辞典

高迈 gāomài

[be advanced in years] 风格、气度高雅、脱俗、不拘泥

少有盛名,而高迈不羁,虽闲居终日,容止不怠。——《晋书·王献之传》

基本解释

高迈[ gāo mài ]

⒈  年老、老迈。

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小孙屠·第二出》:「不幸家父先亡,堂上止有萱亲,年纪高迈。」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〇》:「我叨长尊翁多年,又同为刺史之职,年华 高迈子息全无。」

⒉  超越群伦

《晋书·卷三五·裴秀传》:「楷风神高迈,容仪俊爽。」
《晋书·卷八〇·王羲之传》:「少有盛名,而高迈不羁,虽闲居终日,容止不怠,风流为一时之冠。」

引证解释

⒈  高超;超逸。

晋 袁宏 《后汉纪·灵帝纪上》:“汝南 戴叔鸞 者,高迈之士也。”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八:“韩退之 识见高迈。”
明 李贽 《初谭集》卷二十:“德操 号 倚松道人,诗文皆高迈。”
郭沫若 《星空·孤竹君之二子》:“我回想到 唐 虞 以前的人,那是何等自由、纯洁、高迈哟!”

⒉  老迈。

唐 孟棨 《本事诗·事志》:“白尚书 年既高迈,而 小蛮 方丰艷。”
无名氏小尉迟》第二折:“便小覰的我心长髮短渐斑白,我可也怎肯伏年高迈。”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八:“当皇考春秋高迈,威播海外,所有立功将士,其各加等议叙。”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高迈

  • 高迈,汉语词汇。
  • 拼音:gāo mài
  • 释义:1、高超;超逸。2、老迈。
  • 人名:[唐](约公元六八〇年前后在世)字不详,渤海人。生卒年均不祥,约唐高宗永隆初前后在世。与弟秀俱历官清要。中宗朝,以年老致仕而归,一时传为盛事。迈著有赋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