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目

词典解释: guǐ mù 1.草名。即草﹑菜。

词典名字:

鬼目

词典发音:

guǐ mù

国语辞典
1.草名。即鬼目草﹑鬼目菜。参见"鬼目草"。 2.草名。凌霄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紫葳》。 3.草名。羊蹄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八.羊蹄》。 4.果木名。麂目的别名。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草名。即鬼目草、鬼目菜。参见“鬼目草”。

⒉  草名。凌霄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七·紫葳》。

⒊  草名。羊蹄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八·羊蹄》。

⒋  果木名。麂目的别名。 《太平御览》卷九七四引 晋 嵇含 《南方草木状》:“鬼目,树大者如木,子小者如鸭子。二月花色,仍连着实。七月八月熟。其色黄,其味酸;以蜜煑之,滋味柔嘉。又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三·麂目》。

交趾、武平、兴古、九真 有之。”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鬼目

  • 鬼目,中药名。为茄科植物白英Solanum lyratum Thunb.的果实。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及山西、陕西、甘肃、台湾等地。具有明目,止痛之功效。用于眼花目赤,迎风流泪,翳障,牙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