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见愁

词典解释: guǐ jiàn chóu 1.无患子的俗称。旧俗采之令童子佩戴,或悬于门上,云可以避鬼魅。国语辞典注音 ㄍㄨㄟˇ ㄐㄧㄢˋ ㄔㄡˊ  拼音 guǐ jiàn chóu1. 比喻凶惡殘暴,鬼見了都發愁的人。▶ 如:「他人見人怕,真是鬼見愁!」2. 一種舊時小孩的髮型。▶ 《俗語考原.鬼見愁》:「今小孩兒頭部,或左或右,剃髮時,留髮成三角形,亦稱為『鬼見愁』。」3. 植物名。衛矛科,灌木或喬木。高達九公尺,葉長橢圓形,先端尖,基部闊楔形,邊緣為鈍狀細鋸齒,葉質堅韌,背面為細網狀,中肋常有粗柔毛。通常每七至十五朵合 成為聚繖花序。果實四裂,淺紅色,種子深紅色。產於湖北、河南、四川、雲南等省 。

词典名字:

鬼见愁

词典发音:

guǐ jiàn chóu

国语辞典
无患子的俗称。旧俗采之令童子佩戴,或悬于门上,云可以避鬼魅。
基本解释

鬼见愁[ guǐ jiàn chóu ]

⒈  比喻凶恶残暴,鬼见了都发愁的人。

如:「他人见人怕,真是鬼见愁!」

⒉  一种旧时小孩的发型。

《俗语考原·鬼见愁》:「今小孩儿头部,或左或右,剃发时,留发成三角形,亦称为『鬼见愁』。」

⒊  植物名。卫矛科,灌木或乔木。高达九公尺,叶长椭圆形,先端尖,基部阔楔形,边缘为钝状细锯齿,叶质坚韧,背面为细网状,中肋常有粗柔毛。通常每七至十五朵合 成为聚繖花序。果实四裂,浅红色,种子深红色。产于湖北、河南、四川云南等省 。

引证解释

⒈  无患子的俗称。旧俗采之令童子佩戴,或悬于门上,云可以避鬼魅。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二·无患子》:“俗名为鬼见愁。”
王夫之 《鬼见愁赞》序:“亦草木之实,生 武当山 谷。或採令童子佩之,云辟鬼魅。状类 粤 西所产猪腰子而圆小精润,茶褐色,有深黑文缘其间。”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鬼见愁 (无患子的俗称)

  • 鬼见愁是无患子的俗称。旧俗采之令童子佩戴,或悬于门上,云可以避鬼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二·无患子》:“俗名为鬼见愁”。此药在南召老家被誉为神草,生长于半山腰背阴处的岩缝内。
  • 民间以它为偏方治疗肾病、风湿可较快除根,历代药书、药典均无记载,唯独伏牛山所独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