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道

词典解释: guǐ dào1.鬼神邪说。 2.古代郊祀与祭坛相连接的通道。 3.佛教六道之一,饿的简称。 4.方言。机灵。国语辞典注音 ㄍㄨㄟˇ ㄉㄠˋ  拼音 guǐ dào1. 邪門法術。▶ 《三國志.卷八.魏書.張魯傳》:「魯遂據漢中,以教民,自號『師君』。」2. 鬼神所走的路。▶ 《史記.卷二八.封禪書》:「古者天子以春秋祭太一東南郊,用太牢,七日,為壇開八通之。」3. 佛教六道之一。指夜叉、羅剎、餓鬼等。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17254页 第12卷 453

词典名字:

鬼道

词典发音:

guǐ dào

国语辞典
1.鬼神邪说。 2.古代郊祀与祭坛相连接的通道。 3.佛教六道之一,饿鬼道的简称。 4.方言。机灵。
基本解释

鬼道[ guǐ dào ]

⒈  邪门法术。

《三国志·卷八·魏书·张鲁传》:「鲁遂据汉中,以鬼道教民,自号『师君』。」

⒉  鬼神所走的路。

《史记·卷二八·封禅书》:「古者天子以春秋祭太一东南郊,用太牢,七日,为坛开八通之鬼道。」

⒊  佛教六道之一。指夜叉、罗刹、饿鬼等。

引证解释

⒈  鬼道邪说。

《逸周书·史记》:“昔者 玄都 贤鬼道,废人事天,谋臣不用,龟策是从,神巫用国,哲士在外, 玄都 以亡。”
《三国志·魏志·张鲁传》:“鲁 遂据 汉中,以鬼道教民,自号‘师君’。”
《新唐书·康承训传》:“勛 好鬼道,有言 汉高祖庙 夜閲兵,人马流汗, 勛 日往请命。”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徐中丞》:“公深愧以鬼道设教,而满庭胥吏皆有见闻,不能掩也。”
鲁迅 《书信集·致许寿裳》:“人事不修,群趋鬼道,所谓国将亡听命于神者哉!”

⒉  古代郊祀与祭坛相连接的通道。

《史记·封禅书》:“古者天子以春秋祭 太一 东南郊,用太牢,七日,为坛开八通之鬼道。”
司马贞 索隐:“司马彪 《续汉书·祭祀志》云:‘坛有九陛,通道以为门。’又《三辅黄图》云:‘上帝坛八觚,神道八通,广三十步。’”

⒊  佛教六道之一,饿鬼道的简称。

《醒世姻缘传》第三十回:“﹝ 计氏 ﹞於 景泰 三年六月初八日失记的时自经身故。诚恐沉沦夜海,未出人天;久絶明期,尚羈鬼道。”

⒋  方言。机灵。

老舍 《小坡的生日》十:“遮眼的更鬼道,忽然一回身,把后面的小猴,一下捏在地上。”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鬼道 (日本漫画《死神》中一种技能)

  • 鬼道是一个日本词语,该词原出自日本漫画家久保带人的漫画《死神BLEACH》。指只有死神才会使用的高级咒术,并分为破道、缚道和回道三种。所有鬼道名称以日本原版汉字为准,各种汉化翻译汉字及错误翻译汉字,均在备注说明
  • 鬼道 (词语)

  • 鬼道,1.鬼道邪说。
  • 2.古代郊祀与祭坛相连接的通道。
  • 3.佛教六道之一,饿鬼道的简称。
  • 4.方言。机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