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篮观音

词典解释: yú lán guān yīn 1.佛教中三十三观音之一。手持鱼篮。明宋濂有《像赞》:"序按﹐《观音感应传》:唐元和十二年﹐陕右金沙滩上有一美艳女子﹐絜篮粥鱼﹐人竞欲室之。女曰:'妾能授经﹐一夕能诵《普门品》者﹐事焉。'黎明﹐能者二十。女辞曰:'一身岂堪配众夫邪!请易《金刚经》﹐如前期。'能者复居其半。女又辞﹐请易《法华经》﹐期以三日。惟马氏子能。女令具礼成昏。入门﹐女即死﹐死即糜烂立尽﹐遽瘗之。他日﹐有僧同马氏子启藏观之﹐惟有黄金锁子骨存焉。僧曰:'此观音示现以化汝耳。'言讫飞空而去。自是陕西多诵经者。"国语辞典注音 ㄩˊ ㄌㄢˊ ㄍㄨㄢ ㄧㄣ  拼音 yú lán guān yīn三十三觀音之一,即馬郎婦觀音。因其手持魚籃,時乘大魚於水上,故稱為「魚籃觀音」。

词典名字:

鱼篮观音

词典发音:

yú lán guān yīn

国语辞典
  • 佛教中三十三观音之一。手持鱼篮。
  • 基本解释

    鱼篮观音[ yú lán guān yīn ]

    ⒈  三十三观音之一,即马郎妇观音。因其手持鱼篮,时乘大鱼于水上,故称为「鱼篮观音」。

    引证解释

    ⒈  佛教中三十三观音之一。手持鱼篮。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观世音菩萨传略>跋》:“鱼篮观音,则由俗人伪传佛説。七月十五日救面然饿鬼。面然者,观音变相,以附 目连

    盂兰盆经》:盂兰盆者,正言 于兰婆那,言救饿如解倒悬。而俗譌‘鱼篮观音’。”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鱼篮观音 (佛教中三十三观音之一)

  • 鱼篮观音是三十三观音相之一,脚踏鳌背,手提盛鱼的竹篮或手提鱼篮的民间少妇形象,因是马郎之妇,故别名唤作”马郎妇观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