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
鱼肠剑[ yú cháng jiàn ]
⒈ 春秋时代的宝剑名称,吴公子光曾使专诸持此剑刺杀王僚。
引汉·赵晔《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酒酣,公子光佯为足疾,入窋室裹足,使专诸置鱼肠剑炙鱼中进之。既至王僚前,专诸乃擘炙鱼,因推匕首,立戟交轵,倚专诸胸,胸断臆开,匕首如故,以刺王僚,贯甲达背。王僚既死,左右共杀专诸。」
⒉ 戏曲剧目。周代故事戏。叙述春秋时专诸以鱼肠剑刺杀吴王僚,助公子光立为吴王的故事。也作「鱼藏剑」。
引证解释
⒈ 古宝剑名。参见“鱼肠”。
引汉 赵晔 《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 公子光 ﹞使 专诸 置鱼肠剑炙鱼中进之。”
南朝 梁 何逊 《学古赠丘永嘉征还》诗:“龙马鱼肠剑,躞蹀起风尘。”
元 郯韶 《虎丘》诗:“伤心莫问鱼肠剑,怨逐秋声上轆轤。”
网络解释
鱼肠剑 (专诸刺王僚的绝勇之剑)
鱼肠剑,古代名剑,专诸置匕首于鱼腹中,以刺杀吴王僚,故称鱼肠剑,是为勇绝之剑。该典故出自《史记·刺客列传》,历代书籍中也有提及,《越绝书.外传.记宝剑》:阖闾以鱼肠之剑刺吴王僚。《梦溪笔谈》:鱼肠即今蟠钢剑也,又谓之松文。取诸鱼燔熟,褫去胁,视见其肠,正如今之蟠钢剑文也。《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使专诸置鱼肠剑炙鱼中进之。”意谓极小之匕首,可藏置于鱼腹中。一说谓剑之文理屈襞蟠曲若鱼肠。《淮南子·修务训》:夫纯钩,鱼肠之始下型,击之不能断,刺之不能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