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义姑

词典解释: lǔ yì gū 1.据汉刘向《列女传.娣》载,春秋时齐攻鲁,至郊,见一妇人抱子携侄而行,军且及,妇人弃子抱侄而走,被视为义举。后以""泛指秉德好义的妇女。国语辞典注音 ㄌㄨˇ ㄧˋ ㄍㄨ  拼音 lǔ yì gū民間傳說中的人物。春秋時魯國賢婦,攜著兒子與姪子逃難,為保兄姪,棄養獨子。後用以泛指賢德婦女。▶ 元.楊顯之《酷寒亭.第三折》:「那賤人也不是魯義姑,這廝也不是漢蕭何。」

词典名字:

鲁义姑

词典发音:

lǔ yì gū

国语辞典
据汉刘向《列女传.鲁义姑娣》载,春秋时齐攻鲁,至郊,见一妇人抱子携侄而行,军且及,妇人弃子抱侄而走,被视为义举。后以"鲁义姑"泛指秉德好义的妇女。
基本解释

鲁义姑[ lǔ yì gū ]

⒈  民间传说中的人物。春秋时鲁国贤妇,携著儿子与姪子逃难,为保兄姪,弃养独子。后用以泛指贤德妇女。

元·杨显之《酷寒亭·第三折》:「那贱人也不是鲁义姑,这厮也不是汉萧何。」

引证解释

⒈  据 汉 刘向 《列女传·鲁义姑娣》载, 春秋 时 齐 攻 鲁,至郊,见一妇人抱子携侄而行,军且及,妇人弃子抱侄而走,被视为义举。后以“鲁义姑”泛指秉德好义的妇女。

元 杨显之 《酷寒亭》第三折:“那贱人也不是 鲁 义姑,这廝也不是 汉 萧何。”
郑廷玉 《后庭花》第二折:“好不忍事桑新妇,好不藏情也 鲁 义姑。”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鲁义姑

  • 鲁姑义举退敌,百姓幸免刀兵之苦,此为茌平八大历史传说之一,县城人民广场有石柱以载其事,汉刘向《烈女传》亦载之,名曰《鲁义姑姊》。相传每年二月初六为义姑诞辰,四方百姓,纷至沓来,修祠堂,塑金身,以感其德,历朝历代,源远流长。今逢盛世,国泰民安,和谐之社会,科学以发展,故为之记,以彰鲁姑之义。今韩屯镇罗屯村西土丘处,传为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