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鲨

词典解释

软骨鱼纲,鲸鲨科。体庞大,长达20米,是现存最大的鱼类。灰褐色或青褐色,具许多黄色斑点或横纹。体侧具两显著皮嵴。口巨大,端位;牙细小而多。鳃耙成海绵状,适于过滤。为大洋性鱼类,性温和,食浮游生物和小鱼。卵生。分布于热带和温带海洋中,也洄游至中国近海。肝油可作机器油或制肥皂;皮可制革。

词典名字:

鲸鲨

词典发音:

jīng shā

国语辞典
  • 鱼名。体粗大,长约20米,是现代最大的鱼类。灰褐色或青褐色,有许多黄色斑纹。口宽大,牙小。性温顺,吃浮游生物和小鱼。皮可以制革,肝熬的油供工业上用。
  •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鱼名。体粗大,长约20米,是现代最大的鱼类。灰褐色或青褐色,有许多黄色斑纹。口宽大,牙小。性温顺,吃浮游生物小鱼。皮可以制革,肝熬的油供工业上用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鲸鲨 (软骨鱼纲须鲨目海洋动物)

  • 鲸鲨,Rhincodon typus (Smith, 1828),鲸鲨科鲸鲨属的鲨鱼。鲸鲨仅1科1属1种。身体庞大,全长可达20米,是世界上最大的鱼类。体表散布淡色斑点与纵横交错的淡色带,有如棋盘。鼻孔位于上唇的两侧,出现于口内。牙多而细小,排成多行。鳃裂5对,鳃裂基大,几乎达身体的背缘与腹缘,最后1对鳃裂位于胸鳍基部的前方。背鳍2个,无棘,第1背鳍位在腹鳍前方,有臀鳍。尾柄具侧棱,尾鳍呈新月形,下叶短于上叶。如鲸鲨,有二背鳍,大小不同,胸鳍大,位于第三对鳃裂下,腹鳍小,尾鳍叉型,口宽,端位,鳃耙如海绵状。
  • 属大洋性鱼类。食大量浮游生物和小型鱼类。主要分布于各热带和温带海区,中国各海区夏、秋季节都有分布。性情温和。由于大量捕杀,数量锐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