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禽

词典解释: míng qín 1.鸣声悦耳的鸟类。国语辞典注音 ㄇㄧㄥˊ ㄑㄧㄣˊ  拼音 míng qín泛指善鳴的鳥類。多屬雀形目,特徵為身小、嘴上全包以角質,發聲優美,如燕、雀等。▶ 南朝宋.謝靈運〈登池上樓〉詩:「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祁祁傷豳歌,萋萋感楚吟。」

词典名字:

鸣禽

词典发音:

míng qín

国语辞典

鸣禽 míngqín

(1) [songbird]

(2) 先天就有或后来学得有鸣歌能力的鸟

(3) 鸟的一类,叫声悦耳,如伯劳、画眉、黄鹂等

基本解释

鸣禽[ míng qín ]

⒈  泛指善鸣的鸟类。多属雀形目,特征为身小、嘴上全包以角质,发声优美,如燕、雀等。

南朝宋·谢灵运〈登池上楼〉诗:「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祁祁豳歌,萋萋感楚吟。」

引证解释

⒈  鸣声悦耳的鸟类。

晋 谢混 《游西池》诗:“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
宋 陆游 《鸣禽》诗:“新晴池馆来早帘外鸣禽圣得知。”
清 顾炎武 《居庸关》诗:“车穿褊峡鸣禽里,烽点重冈落雁前。”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鸣禽

  • 鸣禽为雀形目鸟类,种类繁多,包括83科。鸣禽善于鸣叫,由鸣管控制发音。鸣管结构复杂而发达,大多数种类具有复杂的的鸣肌附于鸣管的两侧。鸣禽是鸟类中最进化的类群。分布广,能够适应多种多样生态环境,因此外部形态变化复杂,相互间的差异十分明显。大多数属小型鸟类;嘴小而强;脚较短而强。鸣禽多数种类营树栖生活,少数种类为地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