鸾和

词典解释: luán hé 1.鸾与和。古代车上的两种铃子。国语辞典注音 ㄌㄨㄢˊ ㄏㄜˊ  拼音 luán hé鸞、和都是天子座車上的鈴。▶ 《周禮.夏官.大馭》:「凡馭路儀,以鸞、和為節。」▶ 《禮記.玉藻》:「故君子在車,則聞鸞、和之聲,行則鳴佩玉。」

词典名字:

鸾和

词典发音:

luán hé

国语辞典
鸾与和。古代车上的两种铃子。
基本解释

鸾和[ luán hé ]

⒈  鸾、和都是天子座车上的铃。

《周礼·夏官·大驭》:「凡驭路仪,以鸾、和为节。」
礼记·玉藻》:「故君子在车,则闻鸾、和之声,行则鸣佩玉。」

引证解释

⒈  鸾与和。古代车上的两种铃子。

周礼·夏官·大驭》:“凡驭路仪,以鸞和为节。”
郑玄 注:“鸞在衡,和在軾,皆以金为铃。”
《汉书·贾谊传》:“行以鸞和,步中《采齐》,趣中《肆夏》,所以明有度也。”
颜师古 注:“鸞和,车上铃也。”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鸾和

  • 鸾和,读音是luán hé,是一个汉语词汇,解释为鸾与和。古代车上的两种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