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山

词典解释

市名。在广东省江门市西北部、西江下游西岸。市人民政府驻沙坪镇。清由新会、开平两县析置。以鹤山得名。1959年与高明县合并设高鹤县,1981年高鹤县撤销,复分置鹤山县。1993年改设市。人口34.6万(城镇11万,1996年)。工业有机械、化学、轻纺、电子、造纸等。农产以稻为主,并产花生、茶叶、烟草等。为著名侨乡。古迹有铁夫画阁。

词典名字:

鹤山

词典发音:

hè shān

国语辞典
1.山名。即四川省浦江县境之白鹤山。 2.宋学者魏了翁的号。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山名。即 四川省 浦江县 境之 白鹤山。

宋 魏了翁 《水调歌头·妇生朝李倅同其女载酒为寿用韵谢之》词:“拟把 鹤山 月,换却 鑑湖 秋。”
陆游 《西岩翠屏阁》诗:“把酒孤亭半日留, 西巖 独擅 鹤山 秋。”

⒉  宋 学者 魏了翁 的号。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三:“西山、鹤山 之抱负,诚未可厚诬也。”
按, 西山,指 真德秀。宋 吴泳 《贺新凉·送游景仁赴夔漕》词:“君与 鹤山 皆人杰,倘功名,到手还须做。”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鹤山 (广东省江门鹤山市)

  • 鹤山,广东省江门市代管县级市,位于广东省南部珠江三角洲腹地,东与南海区、顺德区隔江相望,北与高明区相临;南与蓬江区、新会区相近;西与开平市、新兴县接壤,325国道、江鹤、佛开高速公路与江肇公路纵横贯穿全市。中国著名的侨乡之一。
  • 鹤山于清雍正十年(1732)建县,因市内有山形似仙鹤而得名。建国后曾与高明县合称高鹤县,1982年恢复鹤山县建制。1993年11月撤县设市,下辖10个镇,22个社区委员会,137个村民委员会,10个三峡库区移民村。
  • 鹤山市获得“全国80个小康县(市)”、“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荣获“全国绿化百佳县(市)”、“省卫生城市”等称号。2018年12月,入选全国县域经济投资潜力10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