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柴

词典解释: lù chái 1.地名。 2.篱落。比喻隐居之处。国语辞典注音 ㄌㄨˋ ㄓㄞˋ  拼音 lù zhài1. 詩名。唐朝王維所作。五言絕句。全詩為「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影入深林,復照青苔上。」是王維輞川別業的一景。2. 籬笆、柵欄。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18085页 第12卷 1284

词典名字:

鹿柴

词典发音:

lù chái

国语辞典

1.地名。 2.篱落。比喻隐居之处。

基本解释

鹿柴[ lù zhài ]

⒈  诗名。唐朝王维所作。五言绝句。全诗为「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是王维辋川别业的一景。

⒉  篱笆、栅栏。

引证解释

⒈  地名。

王维辋川集》诗序:“余别业在 輞川 山谷,其游止有 孟城坳、华子冈、文杏馆、斤竹岭、鹿柴 ……与 裴迪 閒暇,各赋絶句云尔。”

⒉  篱落。比喻隐居之处。

清 顾炎武 《赠黄职方师正》诗:“生违鹿柴居,死欠狐丘首。”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鹿柴

  • 《鹿柴》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这首诗写一座人迹罕至的空山,一片古木参天的树林,意在创造一个空寂幽深的境界。第一句先正面描写空山的杳无人迹,侧重于表现山的空寂清冷。之后紧接第二句境界顿出,以局部的、暂时的“响”反衬出全局的、长久的空寂。第三、第四句由上幅的描写空山传语进而描写深林返照,由声而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