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雀

词典解释: má què 脊椎动物,鸟纲,文鸟科。体长约14厘米。喙黑色,圆锥状;足底、足背浅褐色。雌、雄羽色近似。头和颈部栗褐色,背部稍浅,满缀黑色条纹。尾呈小叉状。食谷类、杂草种子、昆虫等。分布很广。在中国几乎遍布平原和丘陵地带。国语辞典注音 ㄇㄚˊ ㄑㄩㄝˋ  拼音 má què1. 動物名。雀形目。圓頭,短尾,栗褐色,上雜有黑褐色斑點,翅膀短小,善於跳躍,以穀粒和昆蟲為主要食物。或稱為「老家子」、「老家賊」、「家雀」。2. 一種骨牌遊戲。見「麻將牌」條。▶ 《文明小史.第五九回》:「昨兒打,贏了我們兩底碼子去。」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18076页 第12卷 1275扫描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861页

词典名字:

麻雀

词典发音:

má què

国语辞典

麻雀 máquè

[sparrow] 麻雀属( passer )各种有关的鸟之一种

基本解释

麻雀[ má què ]

⒈  动物名。雀形目。圆头,短尾,栗褐色,上杂有黑褐色斑点,翅膀短小,善于跳跃,以谷粒和昆虫为主要食物。

⒉  一种骨牌游戏。参见「麻将牌」条。

文明小史·第五九回》:「昨儿打麻雀,赢了我们两底码子去。」

英语sparrow, (dialect)​ mahjong

德语Feldsperling, Spatz (lat: Passer montanus)​ (S, Bio)​, Mahjongg, Mah-Jongg, Mahjong ( Brettspiel - auch 麻将 )​ (S)​

法语moineau friquet

引证解释

⒈  鸟名。头顶和颈部呈栗褐色,背部褐色,杂有黑褐色斑点尾羽暗褐色,翅膀短小,尾短,不能远飞,善于跳跃,啄食谷粒与昆虫。又叫家雀瓦雀

⒉  见“麻雀牌”。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麻雀 (文鸟科麻雀属鸟类通称)

  • 麻雀(Passer):是雀科麻雀属27种小型鸟类的统称。它们的大小、体色甚相近。一般上体呈棕、黑色的斑杂状,因而俗称麻雀。初级飞羽9枚,外侧飞羽的淡色羽缘(第一枚除外)在羽基和近端处,形稍扩大,互相骈缀,略成两道横斑状,在飞翔时尤见明显。嘴短粗而强壮,呈圆锥状,嘴峰稍曲。除树麻雀外,雌雄均异色。
  • 世界共27种,其中5种分布在中国境内。分布相当广泛。除极寒冷的南北极和高山荒漠,世界各地均有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