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
词典解释:
上海市境内黄浦江的旧称,南宋始见记载。本吴淞江支港。其后流势日盛,浦面渐阔,明初已有大黄浦之称;永乐中夏原吉复加疏浚,改流东北会吴淞江,中叶后遂代替吴淞江成为太湖下游入海干流。清以来通称黄浦江。
在浙江吴兴县(今湖州市)境内,一名黄蘖涧。源出县西南黄蘖山,北流入县南碧波湖。南朝宋鲍照有《黄浦桥送别》诗。
区名。在上海市区中部,东临黄浦江,北界苏州河。面积4.5平方公里。人口26.8万(1996年)。区人民政府驻九江路。1945年设区。为上海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民广场位于市中心,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博物馆和上海大剧院设此。外滩为著名的金融街。南京东路为最繁华的商业街。区内还设有上海海关、市工人文化宫、国际饭店、和平饭店、《解放日报》社、《文汇报》社。游览地和纪念地有外滩、人民广场、人民公园、中共中央政治局旧址、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旧址。延安东路隧道通浦东。
国语辞典
1.水名。上海市境内黄浦江的旧称。源出浙江省嘉兴市境,受三泖诸水﹐东流经松江﹑金山诸县,至上海市东北,合吴淞江入海。相传为战国楚春申君黄歇所开,故亦名春申浦,又名黄歇浦。明称大黄浦,清以来通称黄浦江。 2.在浙江省湖州市境内,一名黄蘗涧。源出县西南黄蘗山,北流入县南碧波湖。南朝宋鲍照有《吴兴黄浦亭庾中郎别》诗。
引证解释
⒈ 水名。 上海市 境内 黄浦江 的旧称。源出 浙江省 嘉兴市 境,受 三泖 诸水,东流经 松江、金山 诸县,至 上海市 东北,合 吴淞江 入海。相传为 战国 楚 春申君 黄歇 所开,故亦名 春申浦,又名 黄歇浦。明 称 大黄浦,清 以来通称 黄浦江。
引《孽海花》第二回:“但见 黄浦 内波平如镜,帆檣林立。”
⒉ 在 浙江省 湖州市 境内,一名 黄蘗涧。源出县西南 黄蘗山,北流入县南 碧波湖。南朝 宋 鲍照 有《吴兴黄浦亭庾中郎别》诗。
引唐 颜真卿 《湖州乌程县杼山妙喜寺碑铭》:“寺前二十步,跨涧有 黄浦桥,桥南五十步,又有 黄浦亭,并 宋 鲍昭 送 盛侍郎 及 庾中郎 赋诗之所。其水自 杼山 西南五里 黄蘖山 出,故号 黄浦,俗亦名 黄蘗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