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药子

词典解释

中药名。薯蓣科*黄独的块茎。性平、味苦,功能消瘿解毒、凉血止血,主治瘿瘤结块、无名肿毒、疮疖、吐血咯血等。多用或久服对肝脏有一定损害。含皂苷、蔗糖、鞣质等成分,以及黄独素B、C与薯蓣皂苷元。

词典名字:

黄药子

词典发音:

huáng yào zi

国语辞典
  • 见“黄药 ”。
  •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见“黄药”。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黄药子 (植物)

  • 黄药子,也叫朱砂七,此药为寥科植物金线草(Dioscorea bulbifera L.)的全草,因其根茎呈朱砂色,故得此名。为缠绕草质藤本。块茎卵圆至长圆形。茎左旋。叶互生,宽心状卵形,长7~22cm,宽7~18cm先端锐尖,全缘或微波状,叶腋有大小不等的紫棕色球形或卵圆形珠芽(零余子)。花单性异株,穗状花序下垂;雄花单生密集,花被片6,雄蕊6;雌花有退化雄蕊6,子房下位,3室。蒴果长圆形,反曲,翅距圆形,成熟时草黄色,表面密生紫色小斑点。种子扁卵形,着生于果实每室顶端,一面有翅。主要分布于四川,云南,贵州等地。特别提示:黄药子有导致严重肝损伤之可能,需遵医嘱服用并定期检测肝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