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死病

词典解释: hēi sǐ bìng 1.即鼠疫。凡患鼠疫而死者,体现黑斑,故名。国语辞典注音 ㄏㄟ ㄙˇ ㄅㄧㄥˋ  拼音 hēi sǐ bìng病名。一種急性細菌性傳染病,因鼠體上的跳蚤傳入人體而引起,曾流行於西元一三四七~一三五一年間的歐洲大陸。見「鼠疫」條。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18127页 第12卷 1326扫描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531页

词典名字:

黑死病

词典发音:

hēi sǐ bìng

国语辞典
即鼠疫。凡患鼠疫而死者,体现黑斑,故名。
基本解释

黑死病[ hēi sǐ bìng ]

⒈  病名。一种急性细菌性传染病,因鼠体上的跳蚤传入人体而引起,曾流行于西元一三四七~一三五一年间的欧洲大陆。参见「鼠疫」条。

英语bubonic plague, Black Death

德语Schwarzer Tod (S, Gesch)​

法语peste noire

引证解释

⒈  即鼠疫。凡患鼠疫而死者,体现黑斑,故名。

鲁迅 《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生一点病,的确也是一种福气。不过这里有两个必要条件一要病是小病,并非什么霍乱吐泻,黑死病,或脑膜炎之类;二要至少手头有一点现款,不至于躺一天,就饿一天。这二者缺一,便是俗人,不足与言生病之雅趣的。”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