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膜

词典解释: gǔ mó 外听道和中耳之间的薄膜,由纤维组织构成,椭圆形,半透明。内表面与听骨相连,外界的声波震动,使听骨发生振动。也叫耳鼓、耳膜。(图见〖耳朵〗)。国语辞典注音 ㄍㄨˇ ㄇㄛˋ  拼音 gǔ mò外耳與中耳間的傳音膜。膜薄且呈卵圓形,聲波震動後,使聽骨發生振動,進而產生聽覺。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18195页 第12卷 1394扫描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468页

词典名字:

鼓膜

词典发音:

gǔ mó

国语辞典

鼓膜 gǔmó

[tympanic membrane] 分隔中耳及外耳的薄膜

基本解释

鼓膜[ gǔ mò ]

⒈  外耳与中耳间的传音膜。膜薄且呈卵圆形,声波震动鼓膜后,使听骨发生振动进而产生听觉

英语eardrum, tympanum (of the middle ear)​, tympanic membrane

德语Trommelfell (S)​

法语Tympan (anatomie)​

引证解释

⒈  外耳与中耳之间的薄膜。内表面与听小骨相连,外界的音波使鼓膜震动借听小骨传入内耳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鼓膜

  • 系椭圆形、淡灰色、半透明的薄膜。位于外耳道底,作为外耳与中耳的分界。鼓膜大部附于颞骨鼓部的鼓沟内,上方一小部分附于鳞部。附于鼓沟的部分较坚实,叫紧张部;附于鳞部的部分薄而松,叫松弛部。鼓膜向内凹陷,凹陷的尖部叫鼓膜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