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车

词典解释


载鼓之车。皇帝出行的仪仗之一。《汉书·燕剌王旦传》:“建旌旗鼓车,旄头先驱。”颜师古注:“皆天子之制。”
《后汉书·循吏传序》:“建武十三年,异国有献名马者,日行千里;又进宝剑,贾(价)兼百金。诏以马驾鼓车,剑赐骑士。”鼓车甚轻,名马无所见长,后因以喻大材小用。杜牧《骕骦骏》诗:“瑶池罢游宴,良(王良)(伯乐)委尘沙;遭遇不遭遇,盐车与鼓车。”

词典名字:

鼓车

词典发音:

gǔ chē

国语辞典
载鼓之车。古代皇帝出外时的仪仗之一。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载鼓之车。古代皇帝出外时的仪仗之一。

汉书·燕剌王刘旦传》:“建旌旗鼓车,旄头先敺。”
南齐书·王融传》:“卿国既异其优劣,聊復相访。若千里日至圣上当驾鼓车。”
杜牧 《驌驦骏》诗:“遭遇不遭遇,盐车与鼓车。”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鼓车

  • 鼓车,是古代战争中的一种可移动的传达军令与激励士气的一种军事配置。由数十人牵引,上边放置直径两到三米的大鼓一个,响锣数个,装载擂鼓人一名,敲锣人数名。鼓声可声传10里,通常置于进攻部队的紧后方,跟随部队一起移动,用以激励士气和传达军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