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旁窦

词典解释

又称“副鼻窦”。为鼻腔周围多个含气的骨质空腔。包括:(1)上颌窦,位于鼻腔两旁,眼眶下面的上颌骨内;(2)额窦,在额骨内;(3)筛窦,位于鼻腔上部的两侧,由筛骨内许多含气小腔组成;(4)蝶窦,在鼻腔后方的蝶骨体内。它们皆以小的开口与鼻腔相通可协助鼻腔调节空气温度、湿度和音色;而鼻腔炎症亦可引起鼻窦炎。

词典名字:

鼻旁窦

词典发音:

bí páng dòu

国语辞典
头颅内部鼻腔周围的空腔。通称鼻窦。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头颅内部鼻腔周围的空腔通称鼻窦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鼻旁窦

  • 鼻旁窦(parannasal sinuses),又称副鼻窦或鼻窦,为鼻腔周围颅骨(额骨、蝶骨、上颌骨、筛骨)内的含气空腔的总称,均有窦口与鼻腔相通。对发音起共鸣作用。鼻窦左右成对,共四对,分别称为额窦、上颌窦、蝶窦和筛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