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疽
词典解释:
马、骡、驴中蔓延最广、危害最严重的一种传染病。通常马为慢性,骡、驴为急性。人、骆驼和猫等亦能感染。病原为鼻疽假单胞菌(Pseudomonas mallei),主要经消化道或损伤皮肤、粘膜感染。随病的部位不同,有肺疽、鼻疽和皮疽之分,也可能三型同时发生或相互转化。急性病状为呼吸迫促,咳嗽,流脓样鼻涕,鼻粘膜、皮肤或皮下组织形成结节,溃破,愈后遗留星状瘢痕。病畜日见瘦削,以至死亡。慢性症状不明显,由急性转归者常在鼻腔遗留瘢痕,有少量脓样鼻涕流出。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可转为急性。应定期作鼻疽菌素试验,病畜应严密隔离,划地使役,加强饲养管理,可用土霉素等抗菌药治疗,病重的及时淘汰。
国语辞典
◎ 鼻疽 bíjū
[glanders] 马、驴、骡等牲口的一种慢性传染病,由鼻疽杆菌引起,在内脏、鼻腔黏膜和皮下形成小结节,坏死后,变成溃疡,症状是流带脓的鼻涕
引证解释
⒈ 马、骡、驴中蔓延最广、危害最严重的一种传染病。通常马为慢性,骡、驴为急性。人、骆驼和猫等亦能感染。病原为鼻疽杆菌。急性鼻疽的病状为呼吸迫促,咳嗽,流脓样鼻涕,鼻黏膜和皮下形成结节,坏死后,变成溃疡,病畜日见瘦削,以至死亡。
网络解释
鼻疽
鼻疽属于人兽共患病,其病原体是不运动的革兰阴性鼻疽假单胞菌。人对鼻疽十分易感,主要是接触感染动物引起。其症状是在鼻腔、喉头、气管黏膜或皮肤形成特异的鼻疽结节、溃疡或瘢痕,在肺脏、淋巴结或其他实质性器官产生鼻疽结节。可通过病原学及血清学方法进行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