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舞

词典解释

亦称“耍龙灯”。汉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流行于很多地区。“龙”的形象各有特色,一般用竹、木、纸、布等扎成,节数不等,多为单数,舞者各持棍支起一节。由一人持彩珠戏龙作舞,龙头随彩珠,龙身各节随龙头上下左右翻腾。每节内能燃烛的称“龙灯”,不燃烛的称“布龙”。此外还有用荷花灯、蝴蝶灯组成的“百叶龙”,用长板凳扎成的“板凳龙”和以人体组成的“人龙”等多种形式。旧时有的地区有舞龙祈雨的风俗。龙舞历史悠久,在汉代已有记载(见《春秋繁露》

词典名字:

龙舞

词典发音:

lóng wǔ

国语辞典
  • 指舞龙灯。古时用以祈雨,谓用假龙可引真龙来下雨。
  •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指舞龙灯。古时用以祈雨,谓用假龙可引真龙下雨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龙舞 (辰东小说《神墓》中的角色)

  • 龙舞,辰东小说《神墓》中的重要角色,七绝天女分魂,三大奇女子第三位。
  • 气质爽朗的中性美女,却在心中藏有深深的禁断情结,当情结被辰南的关怀和笑语解开,她明知不可能而依然对他芳心相许,义无反顾。丹青寄情,缥缈相语,孤镇十年,龙舞对辰南的感情越来越强烈,但她更明白辰南心底的那一份永恒的守候,因此,终究是未能将这感情正面倾诉出。